当前位置:首页> 品牌风采

电力设备制造业:创新是品牌源动力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东北振兴行系列报道之五

本报记者李敏报道

  9月18日,在哈尔滨举行的“发电和输变电制造业品牌发展论坛”上,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指出:“我国发电设备在实现数量增加的同时,在技术攻关上也不断取得突破,制造业能力不断增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大型循环流化床等新型发电技术代表世界电力工业的最高水平,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仅用了2~3年的时间,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就掌握了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

  她说,近年来我国水电发展得很快,已生产的大型轴流转桨式机组为转轮直径11.3m、170MW和转轮直径为10.2m、125MW的葛洲坝机组、200MW天生桥机组,大型灯泡贯流式机组可制造50MW以上、转轮直径在7m以上的机组,已生产了35MW或1000m以上水头的多喷嘴冲击式机组,正在生产140MW居亚洲之最大的大型冲击式机组。自主研制了响洪甸40MW抽水蓄能机组。我国水电机组的生产水平已步入世界先进大型制造企业行列。

  以哈电集团和东方集团为例,可看出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三峡工程尽显实力

  在中国三峡工程建设中,发电设备是关键的装备,国内制造企业成功实现从三峡左岸机组分包商到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飞跃,不仅具备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而且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毫不逊色!发电设备企业以重点工程带动自主创新的成绩单,是实践者探索出的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路径,同时也是国内自主创新的新标杆。

  三峡电站单机容量70万千瓦,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机组,特别是因防洪和排沙的需要,电站运行水头变幅巨大,既要确保机组运行稳定性,又要求较高效率,机组设计、制造和安装难度超过世界上已有的任何大型机组,对国际上所有著名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厂商都具挑战。 国内企业为争取成为技术承接方,尽早消化吸收外方先进技术,抢占未来市场竞争制高点,增强了紧迫感,开始从过去被动等待国家计划到主动开展技术改造和科研攻关。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简称东电)所属的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认为,为按期生产出高质量的三峡机组,公司投资数亿元进行了10多年所没有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核心制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具备了年产2套-3套三峡机组的生产能力。通过三峡左岸机组的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东电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和专业带头人,为研制三峡右岸机组及其他巨型机组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国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不甘落后,由哈电机研制开发的蒸发冷却技术,前不久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办21名专家对电机公司的蒸发冷却技术模型试验台进行了评审。对哈电将蒸发冷却技术运用到800兆瓦以上级水轮发电机所做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蒸发冷却技术首次将应用到大型水轮发电机上,标志着为我国800兆瓦以上级水轮发电机的技术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哈电集合研发力量进行了一次技术革命,首次将弹性金属塑料瓦应用在水电机组推力轴承上,成功改造了几十个电站数百台机组的推力轴承。

  研发:创新的源动力

  哈电以国家于2000年批准该集团成立国内唯一的“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契机,对内部科研体系和创立品牌进行了整合。经过多年努力,哈电已基本建立形成了“四个层次"的品牌技术创新和合作体系,即以各成员企业设计、工艺部门为依托的“制造技术层”,以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核心的“研究开发”层,以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科研院校为载体的“上游技术”层,以国内各大电力公司和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合作"层,已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提高我国发电设备自主设计、开发和品牌的能力、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哈电通过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品牌能力增强。“十五"期间,哈电每年投入近千万元进行高新技术品牌产品的研发,对19个重大项目进行了升级改造,总投资21.3亿元,大大增强了哈电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十五”期间该集团年生产能力翻了两翻多,主机生产能力目前已达到20000多兆瓦。该集团所属的三大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上有着不俗的表现。

  在电机方面,哈电集团所属的哈电机依托自有的技术力量,自行设计、制造和施工,仅用18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用先进技术装备的、以抽水蓄能机组和贯流机组为主要试验对象的高水头试验Ⅱ台;建成了可进行大负荷推力轴承的多种转速和多种负荷工况试验的3000吨推力轴承试验台;可分析真机通风系统情况的通风模拟试验模型;可供80万千瓦以上级水轮发电机进行冷却研究的蒸发冷却技术模型试验台;可进行高低压线圈各种绝缘、机械性能研究的高压试验大厅。随后,他们又先后申报了一种具有内外机座的汽轮发电机、曲线坡口机、浮动式迷宫螺旋复合密封装置、静压轴承变恒流量供油系统、半屏蔽强制循环泵电机、混流式水轮机变频转轮、混流式水轮机L型叶片转轮、控制头等九项专利技术。

  10年前,当哈电机开始开发空冷100兆瓦汽轮发电机时,觉得在攀登一座高峰,将13.8千伏等级的主绝缘厚度从4.75毫米减薄到3.5毫米时,已觉得是了不起的跨越。经过了10年,再开发空冷电机时,哈电机已经将100兆瓦的功率目标改为了300兆瓦,同样的主绝缘厚度的应用电压将从13.8千伏推进到18千伏以上。从1996年至今,哈电机向市场提供了多达14种新产品,比过去的45年的总和还要多,其中70%以上是自主研发的产品。功率涵盖了从10兆瓦到1100兆瓦蒸汽轮发电机应用范围,从10兆瓦到400兆瓦燃汽轮发电机应用范围,以及特种用途的冲击发电机系列,构成了完整的新一代的产品系列,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也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最齐全的细分产品系列的公司。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例如有哈电机制造的产品分别建成了亚洲最大的低压开关试验站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压开关试验站;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定位筋技术是一项有技术难度的项目。哈电机科研人员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采取不同的工艺进行热处理,经过5批材料的探索终于解决了定位筋热处理变形的问题,同时改变了定位筋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填补了国内定位筋生产的空白等等。

  技术创新增强了高质量新产品的研发能力, 2005年7月13日在瑞士洛桑独立试验台顺利完成了验收试验任务,转轮平均最高效率95.17%,为国内、外该水头段混流式水轮机模型转轮历史最高纪录。标志着哈电机在200米水头段混流式水轮机的设计水平已跻身于世界最先进行列。

  在学习拿来的同时,真正消化吸收转变为自己的专利技术尤为关键。哈电机这方面就有着突出的业绩。近几年,大批的科研人员赴世界各地去学习、去考察,通过技术引进后的自主消化与创新,哈电机自主地对其设计和某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确立了多项研究题目。为了对水电机组推力轴承进行试验研究,投资1000万余元改造的推力轴承试验台,成功地为岩滩电站2750吨推力轴承进行了巴氏合金瓦和弹性金属塑料瓦的真机试验,为三峡6000吨级弹性金属塑料瓦和巴氏合金瓦的真机进行了全尺寸模拟实验,对推力轴承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水轮机转轮振动和叶片裂纹问题是世界水电制造厂公认的两大难题,谁先解决它将对机组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哈电机公司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抽调不少精兵强将进行研究。在岩滩水轮机改造任务中,电机公司凭借多年的丰富经验,在水轮机现有流道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出HLA773a转轮,当验收团的30多名专家带着自己的测试仪器进行同台比照试验后,看着两套测试仪器得出满意结果。

  在锅炉方面,哈电集团所属哈锅公司以“国内领先、国际接轨”为追求目标。他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引导市场消费为目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满足市场需求,积极开发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引导市场消费,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已走在全国锅炉行业前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具有容量大、蒸汽参数高、环保性能好、技术水平高等特点,是国际上燃煤电站锅炉的重要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由于超超临界机组效率的提高,与同等容量的亚临界或超临界机组相比,燃煤量降低,可以实现较低的排放,从而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大容量超超临界锅炉还具有良好的启动运行和调峰性能,能够满足电网负荷的调峰要求,并且在较大的负荷范围内变压运行。近两年,对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来说,可以说是新产品开发年,目前,国产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顺利产成,国产首台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投入商业运行,国产首台60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核电、9FA级大型余热锅炉等新产品技术准备、生产制造等工作都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哈锅消化和吸收引进技术,加快市场需求的高效、节能、环保新产品的国产化步伐,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从而进一步保持和巩固产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国内首台60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到国内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哈锅始终站在行业新产品开发的最前沿。目前,哈锅已拿到了6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订货合同,其中包括国内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浙江玉环电厂4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在6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市场开发方面,哈锅一枝独秀,包揽了国内阚山、营口、河源、铁岭、芜湖五个项目10台60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的全部订货合同。

  哈锅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更是拿到了一批对公司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13.5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2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设计》都是国家科技部“清洁能源行动”计划的重点。哈锅还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重大研究项目——《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究课题第二子课题《超超临界锅炉关键技术研究》负责单位,与清华大学共同承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课题的研发。去年底,哈锅结合W火焰燃煤锅炉设计及60万千瓦超临界锅炉技术,在英国三井巴布科克公司引进技术的支持下,已完成60万千瓦超临界W火焰无烟煤锅炉技术开发工作,该技术是成熟技术的集成创新,将有效解决无烟煤、贫煤难于燃烧问题,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日,由哈锅自主开发的垂直管圈600MW超临界锅炉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家评审,专家认定,哈锅自主开发的600MW垂直管圈水冷壁超临界锅炉技术具有技术可靠、运行安全性高、成本较低等优点,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汽轮机方面,哈电集团所属的哈尔滨汽轮机公司(简称哈汽),在上世纪80年代,哈汽引进了美国西屋公司的300MW、600MW机组亚临界技术成功制造出我国第1台600MW汽轮机,开始向大型机组行列挺进。

  2000年以后,哈汽跟国内、外相关企业和研发部门进行持续不断地交流与合作,开发出了我国第1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600MW直接空冷汽轮机,拥有了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制造技术。此时的哈汽已转向为走差异化、技术领先型道路,以大容量为核心,走世界主流汽轮机发展之路。

  哈汽把国外优秀技术成果成功地进行梳理,去粗存精,进而对整个产品综合性进行评估,采用现代三源流先进分析手段对典型部套及改进内容进行试验研究,并与哈工大、航天部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多个大专院校进行交流合作,使该公司产品设计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哈汽启动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产品现场跟踪试验制度。在空冷机组现场测试中,采用光导纤维测试技术,开创了国际测试领域的先河,为国家争得了荣誉,积累了经验。

  哈汽在国内投运的首台600MW和300MW空冷机组把原有缸体不落地结构改为全部落地结构,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成为国内的独具匠心的技术。这使得哈汽敢与世界先进技术比肩。2004年投运的漳山电厂300MW直接空冷机组,2005年投运的山西大同电厂600MW空冷机组为国内首创、世界领先。

  哈汽以自己的技术实力征服了国外同行,外国同行已经另眼相看,从不愿与哈汽合作到主动与哈汽合作开发出高端新产品。国产首台600MW超临界机组的诞生,让国外公司对哈汽有了新的认识。从2004年沁北电厂2台600MW超临界机组实现了双投,到现在哈汽已出产或在制的该类型机组达40余台,不仅弥补了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同时也为推动国家新能源建设政策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秦山2台650MW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后,机组运行平稳、满发功率高,并创造了中国核装置发电汽轮机连续安全、满发运行时间最长的纪录,得到了用户的普遍好评。因此,在提供国产首批2台650MW核电汽轮机后,秦山核电联营公司再次与哈汽续约,又签订了2台同类型机组。但哈汽没有满足现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现代化产品的谋划进程。诸如以超长1.2米叶片为核心的新型的低压模块,将应用在百0MW机组的超超临界机组上,低压新型模块还可以应用在全转速1000MW核电机组上和更新型的300MW、600MW机组上,简化了结构,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家可与哈电相提并论的企业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简称东方集团).

  东方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再创新相结合,自主开发,水电产品形成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具备了国际竞争能力。

  300MW火电机组研制是东方电气坚持自主创新的一个典范。20世纪80年代,按照当时国家有关部门安排,公司定点生产200MW机组,不需要生产更大型机组。但公司立足长远,以创新的精神,自筹数千万资金,历时八年,研制出中国首台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MW火电机组。东方型300MW机组通过不断技术改进,特别是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现在已经开发到了汽轮机第八代、发电机第三代、锅炉针对各种煤质的系列化产品,产品性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300MW大型火电机组全国累计出口18台套,东方电气占了13台套。公司又先后自主开发出了空冷300MW机组和供热300MW机组,并始终保持在空冷和供热机组技术的国内领先地位。其中,出口伊朗的4台套325MW空冷机组,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发电设备出口项目。

  技术创新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技术再创新等多种模式。600MW火电机组研制是东方电气引进技术再创新的一个典范。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对引进的600MW机组设计和制造技术不断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创造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如内外、整体和三段式三种机座的600MW汽轮发电机,目前正在组织开发0.85功率因数的600MW和700MW等级汽轮发电机。内蒙托克托2台600MW空冷汽轮机已经制造完成即将投入运行。目前,东方电气已经形成了超临界和亚临界600MW机组批量化、系列化设计制造能力,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手订单接近100台套。除300MW、600MW等主力机型开发外,我们还结合市场需要自主开发了系列的其它火电产品。

  在汽轮机方面,自主开发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弯曲静叶、自带冠动叶等结构新技术和全三维粘性设计、高效层流静叶等设计技术,用于电厂老机组改造,以200MW机组计算,平均每台机组每年多发电1.73亿度。现在,电站汽轮机改造已经覆盖了50MW~300MW所有老机组,综合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占据了国内50%以上的老机改造市场,为国家节能降耗做出了突出贡献。东方集团所属汽轮机厂,9月8日在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汽轮机厂下线并发运的我国首批国产化大型风电机组,国产化率75.46%,填补国内大功率低温风电机组装备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风能发电设备开发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刚刚下线的首批国产化风电机组由东方汽轮机厂研制,将安装在国华能源投资公司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风场。这是目前国内输出功率最大、唯一有厂家标识的风电机组,也是国内首批最大的低温应用型风电机组。

  在锅炉方面,东方集团所属的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面对国家环境治理任务的艰巨性,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了以电站锅炉为主、环保产业和核电设备并举的3+X战略,几年来在研制符合国家环保能源政策的10—30万千瓦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60—100万千瓦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锅炉、100万千瓦核电主设备的同时,东方锅炉把握国家环境保护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发电设备制造优势,果断介入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领域,大力探索“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国产化电站烟气脱硫脱硝环保技术。

  东方锅炉在环保产品中引进了德国鲁奇·毕晓夫公司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后,2004年11月又与德国KWH公司合资组建了成都东方凯特瑞环保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300万欧元)。

  东方锅炉首家全套引进德国KWH公司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成熟催化剂设计、制造技术及其整套生产线设备。引进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电站烟气脱硝技术。利用这项技术的产品,目前在全球占有率高达98%,居世界发达国家烟气脱硝技术首位。东方凯特瑞公司将脱硝催化剂生产流水线从德国拆迁、转运至成都,专业生产大型电站脱硝装置SCR催化剂,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生产火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的企业,所生产和经营的催化剂产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专门用于电站锅炉烟气脱硝的催化剂实现了国产化,有效降低了发电厂的脱硝投资成本,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日前,在东方凯特瑞生产现场,脱硝催化剂生产流水线单体挤压和干燥运行试运一次成功,于9月19日正式投产。

  东方锅炉已承接了江苏徐塘发电有限公司和四川江油电厂4台30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硫项目、宜宾黄桷庄电厂2×20万千瓦机组脱硫项目,承接了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福建嵩屿电厂4 ×30万千瓦机组海水脱硫合同。

  

  尤其是率先签订的广东恒运电厂2台30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硝装置、湖南长沙电厂2×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硝装置,实现了我国烟气脱硝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零”的突破,领先一步抢占了大型火电机组烟气脱硝技术与设备制造的制高点,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火电机组脱硫、脱硝环保设备技术开发与制造能力的企业,实现了我国烟气脱硝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零”的突破, 打破了国外厂商在国内脱硝领域的垄断,成为国内环保领域新领军。

  

  在发电机方面,自主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0~165MW系列空冷汽轮发电机,目前正在自主开发200~300MW空冷汽轮发电机。

  

  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公司及时抓住市场机遇,大力推进大型高效、环保节能机组的开发。与日本日立公司合作,正在研制山东邹县2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使公司的火电产品容量等级及参数水平均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火电产品技术创新迈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立足自主开发,公司先后自主研制成功了龙羊峡320MW大型混流式水电机组、李家峡400MW蒸发冷却水电机组和转轮直径11.3米、为世界之最的葛洲坝170MW巨型轴流转浆式水电机组。葛洲坝170MW巨型轴流转浆式水电机组是我国仅有的几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1997年以来,公司通过引进技术、合作研制、二次开发创新,成功开发出了适用于三峡右岸电站的转轮模型,综合性能优于三峡左岸引进国外的转轮模型,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右岸机组投标中取得了自行设计、制造三峡右岸4台700MW水电机组的历史性意义的合同。之后,瀑布沟、金安桥等电站600MW机组开发成果一举超越了国外公司,赢得了一大批代表国际一流水平的大订单。三峡机组的技术引进,使我国大型水电机组设计制造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30年;经过5年潜心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公司在大型水电机组研制方面完全具备了国际竞争能力。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行业的专家都一致肯定,三峡机组引进技术的再创新是我国重大装备行业引进技术最成功的典范。东方电气在低水头、大流量的轴流式、贯流式机组核心技术开发方面也相继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大型轴流式、贯流式机组的综合性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作为企业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所需的装备条件的建设。集团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保持在3.5~5.0%的水平,最近两年科技投入增长都在40%以上。经过多年的投入,集团公司科研用和中试用仪器设备原值2亿多元。全集团近30个试验室中有10个试验室代表了全国整个行业的水平,其中有8个试验室(台)是获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的试验室。

  公司积极申报组建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使之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集团公司三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已先后引进博士后5人进站工作,解决了企业的一些尖端技术难题,也带动了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现有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成果。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的合作,为超超临界机组、重型燃气轮机的高温材料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创新业绩、存在差距、前进动力

  从哈电集团和东方集团在自主创新上所取得的成绩看,中国的电力设备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在市场竞争有着同样的实力,跨国公司如GE公司、阿尔斯通、西门子等大企业在中国电力设备市场上获利,而中国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也到国际市场上一争高低。

  2006年上半年国内企业取得的进展仍然出乎意料,单项大金额合同成为上半年电力设备出口业务的一大特点。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等获得的印尼意向性订单金额达70亿美元。其中8月底,四川贸促会组织川内企业到越南首都河内参加“2006中国四川投资贸易展览会”东方电气集团继2005年7月中标越南海防近5亿美元的大型电站项目后,短期内又承揽了越南的6个水电项目。再比如,哈电集团,第一季度,哈电集团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其中,与越南锦普火电厂签订了越南锦普一期300兆瓦火电厂建设合同,是哈电集团第一个国外300兆瓦火电厂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哈电集团借助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增强集团的技术开发能力。

  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4月18日对外宣布:HPE总裁顾海涛于4月3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议会大厦与澳方合作伙伴HRL公司正式签署了400MW清洁煤电厂开发项目的合作协议。 据悉,该项目一旦实施,不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清洁褐煤汽化发电项目,也是目前中国向澳大利亚最大的一笔发电设备出口项目。 而今,哈电已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西屋公司、日本日立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瑞士ABB公司和挪威GE公司等12个国家3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行销加拿大、美国、巴基斯坦、日本、伊朗等24个国家,截止2005年底,累计创汇达4.5亿美元。 

  在中国制造成本明显有优势的同时,经过国内电力设备市场的磨炼,在主流产品如30万和60万千瓦火电机组、500KV输变电设备领域国内企业已经具备了同Alstom、日立、东芝、ABB、Siemens等国际知名电力设备制造商抗衡的技术实力。此外,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多是比较单一的企业,这也削弱了它们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如哈汽集团、东方电机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都是以生产电站设备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种情况下,一旦不能获得电站的整体设计和成套权,就只能给别人做配套。如果订货不足,企业生产能力就剩余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副部长吕薇认为,国外的电站生产企业大都是产品多元化的大型跨国公司,电站设备只是众多产品中的一部分。这些企业主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整体设计能力,控制销售和采购环节,许多配套的设备都是从世界范围内采购。目前,一些跨国公司的战略就是根据比较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专业化分工。

  在找出与跨国公司存在差距的同时,中国的电力企业更能激发其追赶先进企业的动力,使其在发展中不仅看到业绩,还看到自己所追赶的目标。

发表评论:笔名 查看用户评论
查看用户评论 评】

推荐文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网站管理:商务部信息化司
技术支持: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CPBEI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4093号

地址:中国北京东长安街2号
邮编:100731
电话:86-10-51651200-608   传真:86-10-65599340
邮箱:商务部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