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东北振兴品牌行> 报道集萃

中国工业报:英雄莫问出处 中国汽车新三军各显神通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中国工业报记者 明贵栋

  9月15日,商务部“品牌万里行——东北振兴品牌行”行至吉林站。此间,一场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在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集团)举行。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吉林省政府副省长李锦斌作了重要讲话。一汽集团、哈飞汽车工业集团、华晨金杯汽车公司(以下简称华晨)、奇瑞汽车公司(以下简称奇瑞)、长城汽车营销公司(以下简称长城)等国内汽车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声情并茂地介绍了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创建和发展史,来自全国20多家汽车工业骨干企业及吉林省汽车配套生产企业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在论坛上,汽车业界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最终达成了共识: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汽车自主创新道路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奇瑞、华晨、长城这三家中国汽车工业的“新三军”便是这条特色自主创新路的最好实践者。

  A、现实篇

  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走出特色创新路

  曾有专家预言,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然而在跨国汽车巨头垄断的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下,即使我国的汽车消费量成为世界第一,也无非是一个世界品牌车的“大卖场”。显而易见,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中国无法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强国”。

  魏建国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汽车产业从起步到发展壮大,如今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统计显示,我国汽车行业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共有5800多家,总资产超过万亿元;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571万辆,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大国。2005年我国汽车销售量为576万辆,其中私人购车比例超过50%,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和第一大潜在市场。汽车工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拉动省工业增长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和重要性与日俱增。

  针对我国汽车的出口形势,魏建国给予了充分肯定。据他介绍,2005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汽车整车出口增长速度每年都超过70%,2005年汽车整车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市场已覆盖世界上207个国家和地区。尤为可喜的是,目前我国的整车出口基本以自主品牌为主,如长城、哈飞、一汽等品牌都有不错的外销业绩。

  魏建国指出,在成绩面前,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国际竞争能力还不强,自主开发、自主创新能力不高,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较少;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不合理,尚未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跨国企业;出口规模比较小,质量和效益不高,面临的风险比较大。2005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额仅占世界汽车贸易总额的1.1%,占我国汽车工业产值的7.3%,而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大国,如日本、德国以及韩国汽车产量的40%以上都用于出口。

  随着能源、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增加,国外技术和环保标准、安全法规和资格认证业成为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必须跨越的门槛。

  有数据显示,包括全新车和改款车在内,2005年我国共有80多款新车上市,平均每4天就有一部新车推向市场。但在我国汽车市场表面欣欣向荣的背后,人们不难发现,中国自己生产的、拥有自主品牌的车型却是凤毛麟角。在今年上市的多款新车中,自主品牌车也仅占20%左右。一些走在自主创新前列的汽车厂商表示,走自主品牌之路的风险很大,往往是如履薄冰。

  魏建国说,在这种现实状况下,汽车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想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在吸引国际资本、技术,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抓住机遇,强化自主品牌建设,加强自主研发力度,才有可能让中国的汽车工业真正实现领跑世界的目标。为此,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自主创新是提高我国汽车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十一五”期间,汽车行业必须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行业和企业发展的主线,重点是要形成和提高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创新之路。

  魏建国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助理,现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我国汽车业界资深专家徐秉金先生的充分认同。

  为营造与会代表们充分沟通的良好氛围,论坛主办方还特意举办了一个小型的互动对话专场,主讲嘉宾是曾经在原机械工业部工作多年,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了解甚深的徐秉金先生。

  徐秉金分析说,从历史来看,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创新历程各有自己的特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韩汽车工业的崛起道路。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日、韩汽车开始起步,他们通过不断模仿、消化、吸收,结合自己的理解,创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产品。随着研发能力的提高,逐步具备了成熟完备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在国际汽车市场上独树一帜,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世界汽车业的“先发”国家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很多是属于普遍规律,我们可以“请进来”,但更多的需要自己去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必须发掘自身特点,形成特色和差异化优势,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开放的国际国内环境为全球范围的技术交流提供了条件,也为我们的汽车技术“走出去、请进来”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依托庞大的汽车市场总容量和生产总量,中国成为汽车产业强国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要掌握核心技术只有依靠自主创新,但具体路径怎样,要视客观情况而定,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

  B、案例篇

  “土拨鼠”的生存哲学

  国家曾把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使命寄希望于三大汽车品牌,虽然50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效果并不理想。正当人们对民族汽车的崛起逐渐失去信心的时候,名不见经传的奇瑞、吉利、华晨、力帆等“草莽英雄”横空出世,并在不经意间闯入了人们的视线。

  也有人曾把奇瑞、华晨、长城这三支中国汽车界的劲旅比作是夹缝中生存的“土拨鼠”,由此诞生了汽车“土拨鼠”的生存哲学。土拨鼠在觅食方面拥有过人的天赋,对环境变化极度敏感并具有超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奇瑞、华晨和长城正如同土拨鼠一样,在“老三大汽车集团”的市场夹击中生存了下来,并且其生命力越来越旺盛——正是“土拨鼠”生存哲学的完美诠释。

  在记者看来,在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道路上,奇瑞、吉利、华晨、长城、力帆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多元化自主创新路线,而这条路线是与日本、韩国的汽车工业崛起之路相似的。

  奇瑞:挺起中国自主品牌的脊梁

  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奇瑞无疑是最值得称道的标杆企业。她缔造的自主创新佳话强有力地证明,世界上其他民族能做到的事情,中国人也一样能够做到。

  奇瑞诞生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盛行两个“宿命论”,一是汽车企业不与跨国公司合资就没有前途,二是汽车企业没有百万辆以上的生产规模就不能进行自主研发。而奇瑞通过对国内外汽车市场的深入分析和对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决定打破“宿命”,走出一条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成长之路。

  从1997年3月18日第一间厂房破土动工,到1999年5月18日第一台发动机成功点火,直至同年12月18日第一辆“风云”轿车下线,奇瑞人缔造了33个月建成一座现代化轿车工厂的佳话。

  “在自主开发的道路上,要避免一个误区,以为自主开发就是什么事情都要由自己包揽。在当今世界,没有一家汽车公司的产品开发全部依靠自己完成。”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武堂介绍说。“以我为主营造平台,面向世界整合资源”,这正是奇瑞摸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自主开发模式。在坚持“以我为主、自己做主”的原则下,奇瑞通过技术引进、资本合作,广泛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引进、模仿、消化、创新,奇瑞人一步步走近了世界汽车制造业的前沿领地,并具备了自主造车的技术能力和制造实力。

  “刚开始的时候,虽说叫联合开发,但外方把我们的技术人员关在一个房间里,他们的工程师却在另一个房间搞封闭设计,根本没有让我们参与的意思。经过不懈地努力,我们最终获得了参与整个开发全过程的权利。”冯武堂深有感触地回忆道。在联合开发的过程中,奇瑞的技术人员迅速掌握了从概念设计、详细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试制、开发试验、整车试验等一整套开发流程、开发体系和方法论。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轿车成功下线,标志着奇瑞从此拥有了完整的轿车生产能力。

  2003年以后,随着奇瑞QQ、旗云、东方之子三款车的相继面市,尤其是QQ在市场上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在微型轿车里,奇瑞一时独领风骚。

  华晨:高起点自主创新的民族先锋

  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拓荒者”之一——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独特而又充满荆棘的发展道路。他们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本着“自主开发为主、外部资源为辅”的经营理念,形成了一套有规模、有特色的创新体制,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本土市场的自主产品。

  数年前,当华晨把“高起点自主创新”的旗帜插上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高点时,有很多人还是抱着不屑的心态来审视这个“草根的春天”。时至今日,当尊驰树起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的品质标杆时,当骏捷的热销强力颠覆合资品牌在中高级轿车市场“一股独大”的旧格局时,人们才意识到,华晨正以“高起点自主创新”的独特路径书写民族汽车工业崛起的新篇章。当初,“中华轿车”是华晨进入乘用车领域的第一款车型,今天,华晨尊驰、骏捷在中高级轿车市场已强势崛起;“金杯”品牌在商务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连续十年超过50%……

  即使在同宝马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势的品牌合作时,华晨也从未想过放弃自有品牌,因为华晨人深信,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实现赶超的根本出路。“中国的汽车产业要是没有核心技术,就要长期受制于人,掌握不了最核心的发动机技术,谈及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只能是纸上谈兵。”华晨总裁刘志刚介绍说,“华晨从有产权没知识到有产权有知识,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共分三步走:引进丰田技术——购买‘中华轿车’技术——自主研发。”

  当环保理念在汽车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时,华晨1.8T轿车发动机的诞生可谓恰逢其时。该产品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利用排气管排出的废气压力推动涡轮,再由涡轮带动压气机提高进气压力,以增加汽缸的充气量,环保效益显著,堪称中国的“生态发动机”,引领中国发动机环保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十余年时间里,华晨逐渐成长为汽车产业的中坚力量,形成了以轻型客车为基础、以轿车为重点的汽车制造体系,实现了整车年产能30万辆、发动机年产能60万台的生产规模。

  长城:执著的创新“奇兵”

  对长城汽车的成长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汽车专家郭孔辉曾评价说,长城的成功得益于一个有朝气的班子、一个好的市场定位和一个好的自主创新机制。

  长城汽车的自主创新路已经执著地走过了15年。1991年,长城汽车还是一家职工不足60人、总资产不足300万元、亏损却达200万元的轻型汽车改装厂。1996年,长城汽车瞄准市场“冷门”产品,推出了自己的第一辆皮卡——迪尔;自1998年至今,长城皮卡连续八年蝉联国内同类产品中销量第一。

  在总结长城汽车自主创新的成功之道时,长城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高亚杰指出,实践证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长城汽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长城汽车克服了过去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存在的调研能力弱、缺乏海外市场运作经验、海外市场售后服务管理模式不成熟、海外服务人才相对缺乏等制约性因素,对症下药:一是成立了国际技术服务中心,以保证国际市场充足的配件供应,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巡回服务国外重点市场;二是恪守“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创新理念,利用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甩开竞争对手,不断开辟新的国内外市场空间,为中国汽车闯出了一条拓荒新路。

  展望未来,高亚杰表示:“长城有做大做强我国汽车工业的志气和决心,也完全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世界一流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最终实现民族品牌的伟大振兴。”

  C、战略篇

  零部件发展水平关系整车创新能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蒋雷指出,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开发能力弱,系统化、模块化、电子化产品的供货能力差,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如何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做大、做强、做久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必须直面的严峻挑战。他强调说,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汽车整车的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仍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众所周知,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汽车零部件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我国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基础较差,加上投资严重不足,导致其滞后于整车的发展。作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我国的汽车年产量已达507.1万辆,但在全球汽车零部件的专利拥有量中,中国仅占2%;在国内,外资企业的专利拥有量却高达78%,中国企业仅占22%。

  蒋雷认为,当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走产业集群之路,才能切实“强身健体”,增强整体竞争力。同时,面对更强大的竞争者,汽车零部件企业惟有集中优势力量,着眼于高附加值的核心业务或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据魏建国透露,商务部将着力推动汽车产品出口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推动零部件出口从以劳动和材料密集型的机械类低端产品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类、电子类产品转变,出口市场由售后市场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配套链条,进而提高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的出口比重。二是推动汽车整车出口从轻型货车为主向以中低档轿车、客车和载重车并重转变,出口地区由发展中国家为主转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并重,提高汽车整车中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三是推动汽车出口从单一的贸易方式向贸易与“走出去”结合、技术出口和资本输出结合转变,推动有实力的汽车企业在国外设立组装厂、研发中心和销售服务网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汽车企业集团。

  记者手记:由奇瑞的自主创新史想到的

  富于创新精神而不“安分”的奇瑞在中国汽车业界掀起了一朵朵令人惊喜的浪花,奇瑞人正在把中国人的汽车梦一步步地变为真真切切的现实。

  奇瑞走上开发自主品牌的道路,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九年前,“白手起家”的奇瑞处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层“夹缝”中,艰难的创业历程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车品牌,才能在世界汽车行业中脱颖而出。

  奇瑞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耀回忆说,奇瑞的“拓荒者”在一个长满藤草的小院里共同度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了“造民族品牌轿车、造中国人自己车”的理想,20多名技术人员用借来的电脑做起了“志气车”的自主研发。其间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然而,执著的奇瑞人在风浪面前选择了坚持到底,因为他们坚信,中国人终将赢得这个本该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市场。

  纵观奇瑞的创业史,记者得出三点启示。

  一、拥有自主品牌才有民族利益。奇瑞创业之初既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奇瑞人之所以义无返顾地投身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事业,靠的不仅仅是一身胆气,他们深知,只要中国人一天不掌握世界顶尖的核心技术,中国受制于人的历史就不会结束。更重要的是,自主品牌就是主权品牌,拥有自主品牌才有民族利益,惟有掌握了自主品牌,技术、人才、资本等关键要素才会逐渐凝聚并最终形成合力。奇瑞开创主权品牌的成功实践,不仅揭开了汽车工业核心技术领域的神秘面纱,而且给国产汽车厂商重新收复失地以鼓舞和希望。

  二、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是有性格的企业。回顾奇瑞的崛起之路,经历了千辛万苦,近乎中途夭折。但是,凭借着奇瑞人的执著理念和超人胆量,奇瑞让汽车进入寻常中国百姓家的愿望如此迅速地变为了现实。正如日本一家著名企业的领袖所言,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是有性格的企业。

  三、英雄莫问出处。奇瑞人在四壁透风的草房里开创了“中国民族汽车第一名片”,根本原因在于依靠创新的力量实现了裂变的跨越式发展。奇瑞的成功创新路充分印证了一个道理:世界上其他民族能做到的事情,中国人也一样能够做到。(2006年9月21日)

发表评论:笔名 查看用户评论
查看用户评论 评】

推荐文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网站管理:商务部信息化司
技术支持: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CPBEI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4093号

地址:中国北京东长安街2号
邮编:100731
电话:86-10-51651200-608   传真:86-10-65599340
邮箱:商务部信箱